翡翠白菜,寓意“百财”,它的起源还有一个故事,说旧时有钱人家,财宝多得用不完,为了防止家中的铜钱生锈,“土豪”们常常会在夜深无人之时,吩咐下人将那些堆砌得长了铜绿的家伙摆出来,一边擦拭,一边欣赏,是为“摆财”。财源滚滚来,何处排解尚未可知,摆上案几多看上几眼,或许这样的方式,倒也能滋生几分聚财纳福的得意心情,只不过这一低调在深夜里的“炫富”行径,在世人多情的想象里,显然不会如此而已。
于是在此后长达几个世纪的人类进程里,白菜被赋予了新意——因谐音“摆财”,以此类推的各类工艺品更是刮起了“果蔬”风潮,并身价暴涨。这其中,当然也包括玉雕白菜。与所有辗转玉雕市场的雕品一样,决定玉雕白菜价值最关键的因素,仍是玉料和工艺。古语有言“天生我材”,讲的就是“基因”的重要性。
尽管如此,在翡翠艺雕工艺里,我们却常常不得不抛开对某块玉料的成见,转而去慨叹玉雕大师们“俏色出佳品”的功力,这一点在玉雕摆件作品里,论据尤为充分。以玉雕白菜为例,通常用以琢制白菜摆件的玉料,其晶体结构较小,晶粒较粗,由于晶粒间的构造没有那么精密,反而能够更好地表现时蔬最自然最真实的原貌。
与此同时,此类玉料在透明度上的表现也并不出色,适当的光泽和肌理能反映玉雕作品受雨露滋润的状况,也展示出其风吹日晒的成长历程。这样看来,用水头好的玉料制作大型雕件,似乎倒成了一种浪费。因为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翡翠的原生状态——我们称之为“元气”,所以未经过多切分的玉料,想来是“摆出以招财”的最具说服力的能量体。“元气”未泄露,就具有生长价值,在生长即有希望、能收成,进而获得财富与幸福,这是中国人聚气养生的最初原动力,也是大型翡翠成为市场新宠的重要原因。